
紧俏高薪爆款好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的大学文凭双证班!
广泛适用于计算机、软件、通信、5G、电商、网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供应链、物联网、机器人、自动驾驶、IT信息技术、机电装备、智能化系统、机电一体化、AI人工智能、MI智能制造、VR、AR、MR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安全系统、数据库管理、新零售、新媒体、银行、金融、国际经贸、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领域。
拥有“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大学文凭和技术证书的职场青年,是新时代各行各业的热门抢手爆款人才,更是摘得紧俏高薪工作机遇、赢得更好发展前途的先行者。
抢报学位指标,今春不容错过!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显突出。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纪之交世界各国都在奋力攀登的制高点。国际上对于信息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投入力度大,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得以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已有一批专门从事信息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的研究机构与高科技企业,信息安全专业绝对是十分具有发展前途的一个专业。
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与技术,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现在国家开放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在我院建立深圳市学习中心,开设了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现在可以报名,成为一名在职专科大学生哦。
除了毕业证,还可以申请由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颁发的“国家重要信息系统保护人员”(信息安全评估师(CIIP-I)岗位技能培训证书)证书。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各项业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在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空间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
而与之相反的是目前我国信息安全学科建设规模小,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设置不久,严重滞后于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需求,制约了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网络安全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严重制约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瓶颈。
专业设置
报考层次:专科
专业名称:信息安全与管理
修业年限:不低于2.5年
毕业学校:国家开放大学
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人员。
* 国家开放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不与中介机构合作招生,报名学生必须到学院设在当地的学习中心直接报名,学生需维护自身权益,谨防上当受骗。
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3月26日。
入学水平测试
国家开放大学实行注册入学,报名学员需参加入学水平测试,由国家开放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按照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统一要求组织实施。
学习方式
学生须参加在线学习或面授学习,完成课程作业,参加课程考试。
※学生主要利用学校指定的网络课程(含音视频资源)和文字教材等多种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通过登录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点播和查看网上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利用论坛、网上直播和视频系统等网络交互手段与同学、教师进行学习交流,也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到学习中心参加集中面授学习或参加小组学习。
专业方向培养目标
(1) 具备丰富的网络安全专业知识,掌握较为全面的网络安全保障技能;
(2) 熟悉工业控制系统的原理,掌握工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具有工控系统安全管理和操作能力;
(3) 了解网络安全产品分类及功能特点,熟悉主流产品在信息系统和工控系统中的安全配置方法;
(4) 熟悉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典型的黑客攻击手段和安全防护对策;
(5) 掌握等级保护测评工具的操作方法,能够按照测评要求整理测评数据,开展自查自评估工作;
(6) 具备信息安全运维保障知识,开展日常安全运维工作以及应急响应各步骤工作。
总学时学分
总学时:1404学时;
毕业总学分:78学分;
报名资料
(1) 身份证正反两面扫描件;
(2) 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 4张及同版电子照片一份(像素:150*210)。
(4) 深圳市社保卡或深圳居住证或工作证明
毕业、颁证缴费方式
实行学分制,学籍自注册入学起八年内有效。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专科专业最短学习年限均为两年半。学生在学籍有效期内取得规定的毕业所需学分、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证书。
毕业证证书可在教育部学历证书查询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http://www.chsi.com.cn/)。
符合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课程考核要求的毕业学生,由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颁发“国家重要信息系统保护人员”证书。
地址:深圳市梅林路十一号
导航:青瑞学院
报名专线:
83119330、83115051、83543562、83548841
E-mail:rsre@rsre.cn
投诉建议邮箱:
院长:cmo@rsre.cn
副院长:oy@rsre.cn
公众号: